12.25.2007

偶像



聖誕前夕打電話到台灣調侃楊照, 他沒接, 故只能在電話留言, 喂, 老兄, 今天晚上我會在派對上見到你的偶像狄龍, 現在是下午兩點半, 你趕快搭四點的飛機來香港參加吧。
第二天再打電話找他, 他接了, 我告訴他派對上有誰誰誰, 故意讓他妒忌。 我又說, 人家年輕人愛玩「交換日記」, 我們中年人不如玩玩「交換偶像」, 我把狄龍介紹給你, 你把馬英九介紹給我, 各取所需, 不是很好嗎?
楊照倒過來調侃我, 道, 你確定馬英九是你的偶像嗎?
應該仍是吧。 到了一個年紀, 對於「偶像」二字的定義和感覺都跟年輕時候很不一樣了, 在年輕的日子, 「偶像」就是崇拜、就是迷戀、就是只見其好不見其壞, 而當自己有了一些所謂生命歷練, 固然已能弄懂「所有人都只不過是凡人」的尋常道理, 但亦領悟對方能夠取得今天這個成就實在得來不易, 每個人都有他的掙扎, 如同每個人都有他的局限, 遠遠看望對方的長處, 正是自己想做卻總做不來或不敢做或沒緣做, 心嚮往之, 便是「偶像」了。
所以, 有的, 偶像仍是有的; 馬英九當然仍是偶像。
楊照亦仍是偶照。 那樣的深思博學, 那樣的精進努力, 拿著筆, 迫問世界也挑戰自己, 在文字裡, 不離不棄, 把自己的生命銘印於一筆一劃之間。 這番心力其實是我最想最想學習。
去年九月在台北跟他吃飯, 看了他隨身帶著的稿紙, 上面寫著小說, 走到哪裡, 寫到哪裡; 唯有在寫小說的時候, 我的心才最平靜, 楊照說。 後世總會因為你寫了一些好的文學作品而包容你、接受你。
我明白的, 偶像。 安身立命, 這就是了; 我沒寫小說, 但我懂, 別人常誤認我寫評論是為了名與利與權, 其實我真正渴求的也只不過是, 唉, 容包與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