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香港故事
她其實是「師奶之王」
--- 沈殿霞女士遺留下來的香港故事
沈殿霞女士不幸離世而留下滿城遺憾, 香江風雨, 小島陰晴,
一位演藝人物的豐潤身影其實折射著一個城市的曲折輪廓,
在斜陽西照下, 我們眯起眼睛看, 大可看出一些似隱還現的紋路。
四十年了, 沈殿霞在娛樂圈衝蕩四十載, 朗朗笑聲迴盪人耳,
帶香港人帶來了無數歡樂, 也為自己贏得了「開心菓」的正能量代號。
然而, 愈是深入民間的公眾人物, 其形像往往也愈複雜多變,
橫看成嶺側成峰, 像一顆多稜角的鑽石或水晶,
左邊看是紫, 右邊看是藍, 再把位置轉一下,
原來是無以名之的另一種璀燦, 這就叫做「精采」。
肥肥正是如此, 平面單調的「開心菓」三字
豈足刻劃她於台前幕後的變化多端?
四十年來, 沈殿霞以電視屏幕為戰場基地,
努力不懈地開拓她的擁躉觀眾、 擴闊她的娛樂版圖,
這個歷程正是電視產業在香港騰空起飛的黃金歲月,
這段歲月也造就了一個非常獨特的香港女性社群,
她們被賦了一個共同名字, 叫做, 師奶。
是的, 沈殿霞其實有著兩個截然相反的屏幕形像,
除了是笑聲朗朗的「開心菓」, 更是厲言霍霍的
「肥師奶」, 她幫助也借助TVB 這個「師奶台」
擄獲了無數香港女性的感情認同和形像歸屬,
欲拆解「師奶」這個身分概念, 還須先看肥肥
曾經做過些什麼。
這些年來沈殿霞演出過無數的師奶角色, 有
時候是富貴人家, 住豪宅, 坐大車, 用名牌,
就像我們每天打開報紙娛樂版所見的所謂名媛阿太;
有時候係基層百姓, 住公屋, 迫巴士, 提著兩個膠袋
進出於超級市場, 在村屋空地上開枱打牌; 更多的時候,
她是城市中產, 不富不貧, 不高不低, 在階級的夾縫中
過著悲欣交集的尋常日子。
而無論演出哪種師奶, 如果我們夠細心,
必可發現沈殿霞透過造型與演技以及性格替「師奶」
兩字灌注入最大的自主能量: 她總是氣大夾惡,
她總是理直氣壯或理不直也氣壯, 她總是毫不猶豫地
替自己和家人的最大利益出頭抗爭, 她確有
低頭溫順的片刻, 但最常見的畢竟是挺胸叉腰的霸氣姿態,
就在抬頭揚頸的剎那, 沈殿霞替香港家庭主婦的自立自強
爭來了充分的「抗爭合法性」;
不必羞愧, 毋須退縮, 在傳統家庭的遊戲框框內,
師奶有著屬於自己的一份貢獻, 她們的肩膀承擔著
家庭成員的集體利益, 我們在嘲笑之餘,
更該多給關注、了解, 以及肯定。
多年以來,「師奶」這個稱謂一直遭過分地污名化、妖魔化,
誰被貼上這個標籤, 誰即代表品味低下、無知惡俗、橫蠻粗鄙;
但我猜想, TVB 建構的「師奶」概念之所以能被港人普遍受落,
其實反映了香港人對於「家庭主婦」這個角色的愛恨曖昧, 更
隱含著香港人對於「家庭」這個社會組織單位的焦慮反應。
世上沒有「單身奶師」這種人物吧? 舉凡被稱為師奶,
注定跟家庭命運緊縛在一起, 離婚後的男人仍然可以是「麻甩佬」,
但恢復單身的師奶便不再是師奶, 有家庭的地方即有師奶,
有師奶的地方即有家庭, 師奶概念建基於家庭概念之上, 兩者二而一。
因此, 當一位女士「以師奶之名」叉腰挺胸,
無論結局或過程皆非僅跟她一人有關, 她所得到的榮,
是整個家庭的榮; 她所取來的辱, 是整個家庭的辱,
在許許多多乍看似是個人行為的師奶舉措背後,
實皆牽涉所有家庭成員的
關係重組、穩定平衡、危機紓解、經濟得失、面子有無等等直接或無形利益。
電視和電影裡的沈殿霞的師奶形像總是同時並存著
「麻煩製造者」和「危機紓解者」的雙重角色,
在不同的時代或場景裡, 她製造了不同的麻煩和提供了
不同的解救方法, 從而引導香港人正視「家庭」凝聚的重要性,
唯有透過凝聚, 甚至唯有透過以師奶作為中心的凝聚,
家庭危機始能獲得解決。 我們厭惡師奶言行,
卻不可以沒有師奶; 我們被師奶激怒, 卻又經常得救於師奶智慧,
沈殿霞向我們示範了師奶的十大優點與十大缺點,
讓我們於宣洩了對師奶的愛恨情緒之餘,
也學懂了如何跟師奶相處, 也就等於,
如何跟一個變動不居的時代和家庭型態相處。
在這意義上, 我們可以說, 沈殿霞是香港的「師奶之王」。
但沈殿霞的面向又當然不止於師奶。
記不記得<歡樂今宵>短劇裡的那個上海婆?
一口上海話, 得理不饒人, 「尋晚夜, 個上海婆鬧我,
我係都唔認錯, 佢吱吱喳喳、巴巴閉閉, 睬佢我就傻」,
她把這個兼具溫情與粗暴的角色演繹得令人又喜又怨,
除了確實演得好, 也因為現實生活裡確有類似的人物對照,
七十年代的香港地, 確是到處有著這類上海婆。
好了, 到了廿一世紀新過渡, 曾有一段日子,
沈殿霞又以港星身分飛赴新加坡演英語劇,
原來在廣東話、上海話、國語以外,
她另有一番跨國境、跨語種的演藝才能。
若加上她在歌影視方面的造詣 (別忘了她的精湛的主持功力),
再加上她在策劃方面的靈活 (別忘了數次的情侶合唱團和四朵金花都是她的創意), 沈殿霞渾身有著「非純粹性」的文化元素, 不定於一尊, 不限於一門,
簡直是眾所期待和想像的「香港精神」的具體縮影,
香港的成功從來不是依靠單一本領, 香港人亦以「識走位」作為
行動核心價值,
而這一切, 早已在沈殿霞的省籍、語言、角色、崗位上標誌了象徵。
還有啊在沈殿霞病逝以後, 藝人追悼,
莫不深念她對於娛樂圈後輩的提攜拉拔。
這是值得尊敬的事實, 從眾人的言辭與眼神可以
看出沈殿霞之備受敬重, 而這亦展現了華人社會的文化核心價值,
做了前輩, 理應對後輩提攜有加, 娛樂圈就是所謂「大家庭」,
家庭內, 理應「父/母慈子孝」, 此或所以資深藝人的花名
統統是「大哥」、「校長」、「媽打」、「契媽」之類。
換了在荷李活, 相信沒有幾個人會關心羅拔烈福
有否給小輩演戲機會、梅莉史翠普會否常對晚輩指引提點,
在異邦世界, 大家唯一看重的恐怕是羅拔烈福能否在
七十高齡再衝高峰、梅莉史翠普能否以六十風華詮釋新角;
唯有在香港, 再洋化, 終究是華人血肉, 在個人成就
競賽以外, 資深藝人必須承擔額外的論斷標準。
沈殿霞只有一位, 離去了, 也就回歸大寂、靜默無聲。
可是香港故事仍得有人說下去, 從沈殿霞身上,
我們找到了一些可供述說的線索, 或殿容莊嚴, 或霞光艷照,
都有助我們加深認清香港的真面目,
這是沈女士給香港留下的另一種遺產, 我們自懂珍惜。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