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2007

吳清源



田壯壯憑《吳清源》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取得了最佳導演,可是,這部片子絕對不是田壯壯的最佳作品。海報非常吸引,很有點小津或侯孝賢的興味,遠鏡張震,沉靜地抬頭,無語,似在邀請觀看者前來猜度他的隱藏故事。

是了, 「隱藏」可能就是關鍵字,導演在片子裏一直努力營造隱藏的氣氛,處處控制情節的發展和演員的情緒,像打密碼一樣,用跳躍的節奏串連大時代裏的大事件,而正由於切得零碎,再大的事件亦不顯其「大」,都只是背景,用以襯托男主角的生命歷程和心志思維。

是故,你不可能透過《吳清源》察看那個曲折的時代,一切都被隱藏起來了,都變得無關痛癢,就只剩下男主角的情緒起伏,觀眾被迫赤裸裸地面對吳清源一人,用他的眼睛凝視世界,代入他的喜怒哀樂。這樣的電影非常難演,失去了煽動的劇情,演員站在鏡頭面前幾乎有如獨白,任何一個眼神都是關鍵任務,是禍是福,就看這一秒。對此挑戰,張震迎接得非常賣力,但畢竟未算成功。他的眼神,多了空茫、少了凝重,彷彿永遠在等別人告訴他下一步應該怎麼踏出,若無叮嚀,便將惶惶然不知所措。

老年吳清源那幾場戲尤為敗筆。臉上的化妝竟然跟電視劇的水平沒有兩樣,裸露的雙腳和雙手更原形畢露地展示了一個壯年男子的皮膚;他從藤椅上站起身往接電話,那行走的姿態也一點都不年老。張震終究就只是張震。

導演的堅持是值得尊敬的,田壯壯自始自終都有自己一套對電影的觀看方式,並不隨波逐流;當同代的導演在拍大部頭在用中國的異國情調來賺錢的時候,田壯壯以一股另類分流的氣質而在一旁默默做他的功課。這次的功課叫做「隱藏」,但當隱藏過度,一切便變成隱形,對於大時代,對於吳清源,對於作品本身,都是一種令人心疼的浪費和可惜。

在《吳清源》裏,我們看不見吳清源的變化,只因,我們根本看不清楚時代的變化,沒了時代,人也沒有了血肉,最後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只能是一張海報,以及,海報上的那股虛渺的空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