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2006

駱以軍


因為朱天心"南都一望"的緣故, 認真讀了書架上放了許久的
駱以軍"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
朱天心以女兒視角回望現狀,
駱以軍以兒子之名憶述今天,
張大春呢, 則在"聆聽父親"裡貫穿了祖孫三代.
當小說家做了父母親, 故事以外便有了故事.

駱以軍曾來香港,
我請他和黎紫書在九龍城粗菜館吃飯,
談得高興.
他說的許多故事, 後來都出現在小說裡,
文字真好, 能把真實與虛擬綁在一起,
真的變假, 假的便成真了.
想起駱以軍粗獷得帶點戲劇性的臉容,
便想笑.
但他書裡有一句,
說他兒子抱怨父母親從沒想過有一天他會孤單地一個人獨在世上衰老,
令我黯然.
這是獨子和獨女的宿命.
總有一天, 無親無故.

9.27.2006

打領呔


楊照竟然看到了博客上的文字,並提出更正:
今年四月我在台灣看到的他的手稿, 並非"背過身的瞬間"的稿子,
而是一個長篇, 仍在努力中, 明年才會出版.
"背過身的瞬間"的稿子於前年底早已寫完了.

在網上看到一張他的舊照. 這似是我唯一一次看見他打領呔.
真不太楊照.

文人辦報


收到林行止先生寄贈新書<意趣悠然>,
當然是有簽名的了,
高興得不得了.
寄來的信封, 連姓名和地址都是林先生親手寫的.
"信報"常被理解為"文人辦報".
什麼是文人辦報? 或許, 報老闆會親自在信封上寫字的報社,
便必是文人辦報了.

9.24.2006

女人


讀台灣女作家季季寫回憶文章,
談剛去世的前夫.
理所當然地充滿怨懟.
他亦是作家, 從青島來台灣, 替共產黨做情報工作,
被同志出賣, 坐了七年牢.
有一位女同志, 出獄後找他借錢.
他後來把故事說給季季聽,
季季聽到一半, 忽然問: 你睡過她沒有?
大時代的悲哀故事, 或許在許多女人聽來,
最關心的始終只是自己的男人"睡過她沒有".
不知道是可笑抑或可悲.
再或是, 可敬, 因為, 想法單純, 便容易分辨出黑白和喜怒.

錯過


張大春本來周六來港, 周日演講.
約好了倪匡和他碰面聊天,
他們已十多年沒見, 應是極有趣的飯局.
倪匡把張大春的城邦暴力團看了三遍,
張大春亦全讀倪匡科幻,
高手過招, 大好也.
只可惜, 張大春因擺了有關護照的烏龍,
臨時取消來港, 我也只好取消飯局了.
緣分的錯過, 唯待日後補回.

朱天心



這是朱天心的年輕樣子.
九月號印刻雜誌以她為封面,
有新小說"南都一望",
也有她跟丈夫唐諾的冷靜對談.

這樣的角色,
能夠冷靜談話,
已是奇蹟. 不愧都是作家.

封面上的朱天心,
成熟了許多, 也冷酷了許多, 她的眼神.

南都一望, 其中應有其女兒的擬像,
年輕人都愛跳進魔法的幻想世界,
"難道我們這一代把現狀搞得讓你們如此討厭,
以至迴避不看, 不想, 不寫嗎?"
讀來, 想到小雯, 竟感悲涼.

背過身的瞬間



楊照寄來新書,
一口氣讀完.
序說, 寫作不僅是記錄青春, 也是拷問青春,
激發那漸已消失的激情.
令我悚然心驚.
成英殊的後記對話,
楊照說"唯有作品才算數",
令我再次心驚.

最喜歡的是"人尋"那段故事,
那位老者, 悲哀得可愛.

幾個月前在台北看見楊照隨身帶著手稿,
如今已印成書.
出版, 終究是美好的事情.

9.23.2006

政變


政變兩個字很刺激,
聽來應是"前現代"的遊戲,
不應該出現於已有民主選舉的家.
可是, 偏偏出現了, 坦克軍隊, 兵臨城下, 總理逃亡,
好像清末百日維新之後的宮闈鬥爭.

大將軍頌提於政變成功後到皇宮謁見泰王,
取得其支持.
我們想像, 泰王坐在王位上,
聽完報告, 無奈地, 嘆一口氣, 揮一揮手, 支使頌提離開.
也就只好默認了.
反正, 總理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國政糜爛到這地步,
八十歲的泰王還能說些什麼.

四個月前我在曼谷,
獨吃午餐, 讀著報紙,
他信宣佈下台.
其後卻又反悔, 終至流亡.
那個下午, 原來只是另一場高潮來臨前的預告,
並非終局.
而我們, 永遠沒法知道何時是預告, 何時是終局.

9.22.2006

張主播


到有線的"香港刺針"節目談台灣,
梁文道和黃凱迪主持,
半小時, 兩環節, 我講了百分之九十.
節目完了, 我打趣地說, 導演應該扣梁文道錢,
他都沒說話, 都是我在說.
後來在茶餐廳噴煙,
他帶了小雪茄, 正好供我享用.
而遇上張宏艷, 我嚷著要求她替我們拍照,
難得的緣份, 應該留下影像.
張主播年底又有喜事了. 真是美好.
她的文章寫得很努力也很動人.
我也很喜歡看她的 blog. 名字叫做"談心".
http://lavendercheung.blogspot.com/

倪匡


主持了一次倪匡講座,
他每次開口說話, 大家都笑.
但其實不是他說的話有趣,
只是他的人有趣.
相同的話, 通常是極誇張或極簡化的話語,
由別人說出來, 全無效果或只有反效果.
由倪匡這般身分和造型說出, 則覺純真逗趣甚至充滿智慧.
話語, 只是人的延伸.

9.12.2006

賈平凹


在電台節目裡訪問他,
他說寫秦腔, 是用生命去寫,
書內有許多兒時的故事和人物.
書成後, 帶回故鄉村子, 焚燒以祭故鄉亡靈.
也因此, 下筆時, 非常慎重,
因為不可以對不起死去的亡靈.

選歌


晚上再到 TY 家, 他明早趕去台北,
夜裡將登台唱歌聲援.
我們鬧著玩, 建議他唱老歌"負心的人",
其中一句"愛你愈深, 恨你更深",
應用來特別獻給曾經投票給陳水扁的人.

這夜他彈了阿郎的故事,
我唱了, 終於.

柔石


讀了張戎的<毛澤東傳>, 是說故事的高手, 難怪書會暢銷.
江青根本是個焦慮症患者, 中國在文革時是黐線婆治國.

又讀了<柔石日記>, 左翼作家, 29 歲時被國民黨槍斃,
魯迅兩句"忍看朋輩成新鬼, 怒向刀叢覓小詩"就是對他的哀悼.
書末有獄中難友對他的回憶, 在牢裡, 仍不忘寫下左派同志的悲慘故事,
打算日後寫成小說.
但自己反先變成悲慘故事.

9.11.2006

高馬得




八十七高齡的高馬得先生來了香港,
擅畫漫畫,筆調卻古雅,我很喜歡他的作品.
榮念曾最近寫文章也說年輕時很受他啟發.
在電台訪問他和妻子,
剛好看見書上有一張
他們兩人拍於六十年前的照片,風華正茂.
一起走過六十多年, 不容易呀.

9.06.2006

羅大佑




意外地在晚上去了羅大佑家,
上回去, 已是兩年半前的事情了, 和龍應台一起.

這次是另外幾位朋友, 台灣的倒扁運動, 兩岸的經濟風雲,
藝人文人的八卦小道, 皆是很好的談話佐料.
加上好的酒,很愜意,離去時已是半夜深宵.

終究是音樂人,談十分鐘,羅大佑又忍不住跳到電子琴旁邊
敲敲唱唱, 別人的歌,自己的歌,讓現場浸泡在音符裡.
我就坐在電子琴旁邊,一首<似是故人來>,再一首<海上花>,
加上窗外的維港夜景,遂忘記了今日何日.

9.04.2006

莫札特


在地鐵站內見到費加洛的婚禮的歌劇演出海報,
莫札特在香港, 面對眾生, 有幾分格格不入.
想起剛去過莫札特的薩爾斯堡故居,
有一個女子留下了神秘的身影.

reading


在香港地鐵站見到薩爾斯堡室內交響樂團來港演出的海報,
想起三個星期前還在那裡, 在公園內,
有一個小女孩在靜靜地閱讀...

最好的時光


在維也納街頭遇上"最好的時光"海報.
是候孝賢來提醒我? 抑或, 警告我?

9.03.2006

最後一個顧客



灣仔青文書屋是我這一代文藝青年的啟蒙地.
七十年代尾和八十年代頭, 書屋有個閣仔是香港青年作者協會的會址,
文藝青年在此打躉.
我是晚輩了, 看著吳呂南, 陳錦昌, 鍾偉民等在此談詩論文,
跟在他們身後做著文藝美夢.

2006年8月31 日, 青文結業,
我在下午五點多獨到書屋, 只有羅志華一人在,
雙眼因為搬書勞累而紅腫不堪, 狀頗落寞.
他提醒我曾託他訂了一套錢鍾書全集, 尚未提取.
我依約買了.
另外又買了一批書, 成為青文的最後一個顧客,
也替青文拍下了拆招牌的一個鏡頭.
廿多年的日子, 在這鏡頭下成為終局,
當時我可不曾想到有此一幕, 坐在書堆旁,
悲從中來, 頗想縱聲大哭.

我買的書裡, 有第九屆青年文學獎作品集.
有我的得獎作品, 也有張小嫻和吳志森.
當年的評審有胡菊人, 陳映真, 徐訏, 黃思騁, 小思等.
梢梢然, 轟轟然, 到如今, 換了天日.

我決定寫一篇長文章, 標題是: 想我青文的兄弟們.